足迹
楚云潇是什么电视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26章 良缘晚成(第1页)

送别的队伍走出十里地后,云苓夫妻方才止步。看着远去的大部队,两人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们送得很远,回首时官道边上只有零星的人影。其中有个身影有点熟悉,云苓定睛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竟是李梦娥。此时,对方正骑在一匹红棕色的骏马背上,杏黄色的薄衫里面搭着雪白色的内衬,在夏末初秋的午阳下显得格外娇俏活泼。还记得刚认识李梦娥的时候,她便是这种鲜亮夺目的姑娘,然而经历过剧变后,她便总是跟药馆里的大夫们一样,常着青灰色的袍子。刚刚云苓乍一看过去,险些都没认出她来。打扮得这般仔细,是为了来送别心上人吗?李梦娥的视力远不如精神力者,并未发现云苓等人,她在路边驻足了很久很久,才调转马头一骑绝尘而去,背影中带着几分决绝。云苓收回目光,幽幽开口:“看来朱嘉阳和李梦娥之间是有缘无分啊。”她原以为这件事结束后,两人怎么都会有点进展,朱家人大概会反应很激烈。她甚至都在思考,要是朱嘉阳遇上困难想求他们相助,到时候该怎么办帮这对小鸳鸯。没想到事情连点水花都没有,朱嘉阳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看来是遭到了李梦娥的无情拒绝。可李梦娥能御马跟出十里地来,绝对不是半点心动也无。萧壁城也纳闷道:“铁蛋不是说,只要李梦娥静心豁达,处世向善,今后也能再觅良人,与丈夫琴瑟和鸣吗?难道说她命里的良人不是朱嘉阳?”带着心中的疑问,夫妻俩回宫后,顺势问了问凤眠。凤眠思索了半晌道:“相由心生,李梦娥如今已幡然悔过,这点毋庸置疑。但她的良缘到底是不是朱嘉阳,我没给他们二人合过八字,也给不出答案。”“只不过……那个朱嘉阳我见过,从面相上来看是个心善宽厚之人,官运亨通,一生的仕途都顺风顺水,将来会青云直上。”作为钦天监正,给朝廷关注的人才看相、协助朝廷更好地分配用人,乃是凤眠的职责之一。这一批被外派的学子凤眠全都“面试”过,那些运势较为出色或者特殊的人,他大多还留有一些印象。其中,朱嘉阳的面相便是出色与特殊两者皆有,所以凤眠记得很清楚。“但相比起仕途,朱嘉阳的姻缘就要差很多了,他夫妻宫有杂纹,两耳高度略微有所不同,这都是二婚之兆,良缘晚成之相。”“另外我见他眉尾断续,子嗣不丰,怕是要等步入中年才会有后,姻缘可谓是相当坎坷啊。”回忆起朱嘉阳的面相,凤眠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夫妻宫有杂纹,通常婚姻不稳定;两耳高度不同,大概率伴侣双方地位不等。结合朱嘉阳官运亨通的运势,凤眠判断他十有八九会高娶,这样夫妻双方地位不对等就说得通了。而且他还有一点没说的是,朱嘉阳的夫妻宫有个小小的黑痣,这意味他将来的妻子很可能会不贞……云苓听在耳中,一时也有些为学生唏嘘。连凤眠都说坎坷,那朱嘉阳的姻缘定然不是一般的曲折。只是未来的事情太久远了,难以预料会发生什么,她就算想为学生做点什么也是有心无力。……谁也想不到,朱嘉阳此次离京,再次归来之日已是十年后了。对于一个平民出身,没有显赫家世的寒门子弟来说,他用十年就从最底层做到正三品户部侍郎的位置,简直是老天爷极大的偏爱了。君不见有多少地方官在任职地守一辈子,被提拔晋升的机会也寥寥无几。许多人都夸赞和羡慕朱嘉阳,说他命好,一去青州就得了知府老爷的看重赏识,三年外派结束后,他直接留在当地,娶了知府老爷家的小千金。在其他清懿书院学子辗转大周各地奔波时,他就已经做了正四品大官的女婿,实现了遥遥领先的阶级跨越。但笑脸奉承的背后,也有不少人暗地里对朱嘉阳指指点点,说他看起来老实厚道,没想到却是个忘恩负义之人。自己才升迁做了正三品京官,便迫不及待地跟发妻和离了,愧对于老丈人数年的提拔,这跟白眼狼有什么区别。面对这些非议,朱嘉阳只是没什么情绪地温和笑笑,既不争辩也不恼怒。这些年来,他早已习惯了藏起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忍耐一切荒唐和不公。外表看起来风光无限,内里的酸楚无奈只有他一人知晓。当年,朱嘉阳随着朝廷的官员来到陌生的青州。他一介默默无名的小辈,因着李右相那封“举荐信”初来乍到便得了知府老爷的照顾与看重。他感念知府与李右相的提携,在当地任职时做事尽心尽力,很快就闯出些名声来。眼看三年外派期限就要结束,最后一个月里,他本该按照计划准备出发前往临州,知府老爷却提出希望他做自己的女婿,和膝下的小女儿成亲。朱嘉阳一时怔然,在对方提起成婚的这一刻,他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面孔,竟是那个被他刻意遗忘的人。“知府大人抬爱了,晚生平平无奇之辈,得您看重已是侥幸,哪里配得上府中嫡出的小姐。”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拒绝了对方。这三年来他专心于事业打拼,一直强迫和麻醉自己放弃那抹奢念与幻想,并且回避成婚的事情。知府老爷笑笑没说什么,朱嘉阳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半个月后朱家人却亲自来了青州。“你三年未见父母亲,马上又要去更远的临州,我便自作主张让人去接他们来府上小住半个月,趁着中秋佳节团聚一番。”知府老爷饮着茶水,神色温和,“没有提前告知你,是怕你会推辞,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作为他们唯一的儿子,珍惜这难得的半个月,好好孝顺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