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终极兵神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24章 重铸身体,顺水推舟!(第1页)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陈纵横眼睛微眯,“你现在……是想要为自己重铸身体吧……”此言一出,暴走水属性本源瞬间就愣住了,根本没有想到陈纵横猜的如此准确。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理解成自己正在强行渡劫吗?殊不知,一开始陈纵横确实如暴走水属性本源所想的那样,觉得他是在渡劫。可,陈纵横乃是拥有着完整的金、木两种属性本源的存在,心里非常清楚属性本人根本没有渡劫这一说。再加上,暴走水属性本源一直以来都没有以真身面对过陈纵横,每一次攻击基本上全都是在借助外物。进而,让陈纵横有了此等大胆的猜测。只有塑造属于自己的身体,才能够发挥出更强大的力量。至于,暴走水属性本源为何之前没有这么做,原因恐怕绝对无法与那些土著脱不了关系。对于土著的围剿,是在水蛭死亡之后才进行的。之后,暴走水属性本源又放弃了陈纵横这么巨大的威胁,转而先去解决土著的问题。必然是因为土著所掌握的方法,能够抑制住重铸身体的暴走水属性本源。而眼下,暴走水属性本源扫清了所有的障碍,再加上之前潜心的准备,所以才会在陈纵横面前……重铸身体!正常情况下,就算属性本源拥有独有的意识,想要发挥出真正的力量也必须要依靠媒介。最合适的媒介,便是人类的躯体!可不要忘了,所有属性本源的存在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增长修真者的实力。有了这样一种条件的束缚,也就成为了属性本源永远都迈不过去的坎儿。而这种情况也已有两种,一种是属性本源被修真者掌控从而发挥出属性本源的力量。另一种是,拥有自我意识的属性本源重铸身体,从而达到自己控制自己的地步。前者所发挥出来的力量,会根据修真者与属性本源之间的联系出现强弱等级。而后者,则是完全可以释放出属性本源应有的力量,直接达到完美输出的状态。对于属性本源来讲,修真者就像是一种转换器,再好的转换器在运转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损耗。可没有了转换器的存在,自然而然的也就少了那一层隔阂。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重铸出来的身体将会毫无毫无任何阻碍的发挥出属性本源的全部力量。这也是为什么,陈纵横之前说过宁愿面对掌握属性本源的修真者,也不愿意面对拥有意识的属性本源的根本原因。以暴走水属性本源眼下的实力,一旦进行了身体的重铸后必然会让自身的实力达到最巅峰的状态。到那时再想要应对,哪怕是陈纵横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压制住对方。“就算,你知道了就如何?”暴走水属性本源的声音极其猖狂,“木已成舟,你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阻止这一切的发生。”自信满满,“你所能做的,仅仅只是望着罢了。”冷哼一声,“待到我重铸身体,拥有了能够不受限制发挥自身实力的时候。”顿了顿,“你将会迎来暗无天日的黑暗,你的选择只有两种,臣服亦或者死亡!”事实,正如暴走水属性本源所说的那样,没有办法进行任何阻止。“是吗……”陈纵横回应着,“那我倒是挺拭目以待的……希望你别让我太过失望……”面带笑容,“能够让我享受到畅快淋漓的战斗……而不是那种一边倒的趋势……”嘴角上扬,“说不定……我也可以从中获得迈入渡劫期门槛……”顿了顿,“我已经……卡在合体期巅峰的境界……好久好久了……”听闻此言,原本还自信满满的暴走水属性本源,突然间默不作声的起来。很显然,暴走水属性本源根本没有想到,陈纵横的境界居然还未曾到达渡劫期,这完完全全超出了原先的预料。觉得这么强悍的修真者,应该早就已经达到了渡劫期的境界才对,可偏偏却是这样一种结果。暴走水属性本源虽说不是修真者,可它却非常的清楚修真者之间实力上的差距。尤其是合体期和渡劫期之间的差距,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天与地之间的差距。倘若陈纵横突破到了渡劫期,就算自己重铸身体可以完美的发挥出属性本源的力量,恐怕也没有办法与之抗衡!事到如今,原本十拿九稳的局面,在暴走水属性本源得到这一消息后,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嚣张的情况。除非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将陈纵横给灭杀掉,从而让他无法从战斗中突破。可,出现那种情况的概率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在已知的信息中,陈纵横已经掌握了完整的木属性本源,也就相当于拥有了不死之身。就算受伤再怎么严重,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如初。更何况,陈纵横还掌握着域道人所传授的骨肉术,这种功法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克制效果。哪怕能够重铸身体,也无法彻底的免疫!对此,暴走水属性本源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尽可能的将事情的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而此刻,陈纵横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如今的水平面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下降着。联想到,之前黑魔利用黑色光束对水蒸发与之相比,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看来暴走水属性本源是想要利用这无尽的水,来进行对身体的重铸,这对于暴走水属性本源来讲,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本身就是水属性本源,再加上长此以往的酝酿,把水当成重铸的载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由此可见,暴走水属性本源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长久的打算,直到剔除掉隐藏在水域中的那些土著,才能够实施大计。这样来看,暴走水属性本源之所以能够重铸身体,陈纵横也历下了“悍马功劳”。